Sunday, January 27, 2008

CentOS 3 升級到 CentOS 4

基本動作與參考文章差不多 我再加上一些說明

1. rpm --import RPM-GPG-KEY-centos4

2. rpm -Uvh --force centos-release-4-0.1.i386.rpm
版本大於4 即可, 如果要升到最新版 就從 CentOS4 目錄抓最新版來用

3. rpm -Uvh --force centos-yumconf-4-2.noarch.rpm
這可不裝 比較後面的 CentOS 4 沒有 centos-yumconf 套件

4. 安裝新的 kernel
rpm -ivh --force --nodeps kernel-2.6.9-5.0.3.EL.i686.rpm
這裡會有一個錯誤 - 無法 mkinitrd - 因為此時沒有新版 mkinitrd
沒關係 升級完所有套件再做一次安裝一次 kernel 就會重作
ps. 有的文章過程比較複雜 如
http://www.webhostingtalk.com/archive/index.php/t-609846.html
sprintserve 寫的 Step6

cd /boot
mkinitrd kernel.img `rpm -qa|grep '^kernel'|grep 2.6|cut -f2- -d '-'`
mv initrd-2.6.9-55.EL.img initrd-2.6.9-55.EL.img.original
mv kernel.img initrd-2.6.9-55.EL.img

5. 安裝 udev
rpm -ivh --force --nodeps udev-039-10.8.EL4.i386.rpm

6. rpm --rebuilddb
在升級前, 這已經是標準動作, 先重建 rpm db

7. 設定好 yum-upgrade.conf, 然後執行
yum -c /etc/yum-upgrade.conf upgrade

這裡是一個網路安裝的範例檔 /etc/yum-upgrade.conf
注意:若有不想更新的程式請加 exclude, 如 exclude=mysql*

[main]
cachedir=/var/cache/yum
debuglevel=2
logfile=/var/log/yum.log
pkgpolicy=newest
distroverpkg=redhat-release
installonlypkgs=kernel kernel-smp kernel-hugemem kernel-enterprise kernel-debug kernel-unsupported kernel-smp-unsupported kernel-hugemem-unsupported
tolerant=1
exactarch=1

[upgrade]
name=Centos upgrade
baseurl=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4/os/$basearch/
exclude=mysql*

[update]
name=CentOS-$releasever - Updates
baseurl=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4/updates/$basearch/
exclude=mysql*

如果進行 yum upgrade 遇到相依性的問題,建議先移除有相依性的程式
如 imap, imap-devel, perl-DBD-MySQL
ref http://www.webhostingtalk.com/archive/index.php/t-609846.html

8. 如果沒問題, 再安裝一次 kernel
rpm -ivh --force --nodeps kernel-2.6.9-5.0.3.EL.i686.rpm
先前安裝 kernel 並非完整安裝, 此次讓他再重新安裝一次

9. rpm --rebuilddb
升級完重新開機前 再作一次

10. yum update 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要更新.
建議開完再做啦 以免發生變數

11. 更改 /boot/grub/menu.lst 指定用新的 kernel 開機
有時候 kernel 安裝後可能會因為一些問題沒有更新到 grub.conf 如果沒有就要手動加入
順便要檢查一下 kernel , initrd 檔名正不正確

12. 重開機看看. (可能會移除一些舊的 driver, 加上一些新的 driver)


MySQL 的問題

MySQL, 這個由 3.x 升到 4.1.x. 如果有裝 mysql-server, 會有問題.
我們的處理方式是先強迫安裝
rpm -Uvh --force --nodeps \
mysql-4.1.7-4.RHEL4.1.i386.rpm \
mysql-server-4.1.7-4.RHEL4.1.i386.rpm \
mysqlclient10-3.23.58-4.RHEL4.1.i386.rpm
然後在 yum-upgrade.conf 的 [main] 中加上
exclude=mysql-server mysql
後就可以避開這個問題. 至於原本的 mysql 資料庫, 原則上檔案可以相容, 並不用 dump 出來再 restore. 不過.... 如果你怕有問題... 就自己 dump 吧.


參考文章
http://phorum.study-area.org/index.php/topic,28648.html
http://www.webhostingtalk.com/archive/index.php/t-609846.html

Redhat 9 升級到 CentOS 3.x

1. 安裝 yum
到 http://linux.duke.edu/projects/yum/download.ptml 抓 yum 2.0.7 回來安裝.
或是安裝 CentOS 3.X 的 yum-2.0.x.rpm

2. 安裝 source

a . Local 作法
a1. 把 CentOS 3.X 的光碟中的 RPMS 目錄複製到主機中. 如 /centos/os/RPMS 下頭. 共有三片光碟.
a2. 如果有要順便更新 updates 就把 CentOS 網站上頭的 updates 下頭的 rpm 也抓一份回來, 放到 /centos/updates/RPMS 下頭.
a3. 建立兩個目錄 /centos/os/headers 與 /centos/updates/headers, 然後在 /centos/os 與 /centos/updates 下頭執行這個指令:

cd /centos/os
yum-arch .
cd /centos/updates
yum-arch .
以便於建立 yum 的資料庫.

a4. 建立 /etc/yum-upgrade.conf 如下:
[main]
cachedir=/var/cache/yum
debuglevel=2
logfile=/var/log/yum.log
pkgpolicy=newest
distroverpkg=redhat-release
installonlypkgs=kernel kernel-smp kernel-hugemem kernel-enterprise kernel-debug kernel-unsupported kernel-smp-unsupported kernel-hugemem-unsupported
tolerant=1
exactarch=1

[upgrade]
name=Centos upgrade
baseurl=file://localhost/centos/os/

[update]
name=CentOS-$releasever - Updates
baseurl=file://localhost/centos/updates/

b. 網路安裝
如果要直接透過網路更新 /etc/yum-upgrade.conf 如下
代碼:
#
[main]
cachedir=/var/cache/yum
debuglevel=2
logfile=/var/log/yum.log
pkgpolicy=newest
distroverpkg=redhat-release
installonlypkgs=kernel kernel-smp kernel-hugemem kernel-enterprise kernel-debug kernel-unsupported kernel-smp-unsupported kernel-hugemem-unsupported
tolerant=1
exactarch=1

[upgrade]
name=Centos upgrade
baseurl=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3/os/$basearch/

[update]
name=CentOS-$releasever - Updates
baseurl=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3/updates/$basearch/

3. 進行更新
a 匯入 CentOS 的 PGP Key.
rpm --import http://mirror.caosity.org/centos-3/RPM-GPG-KEY-CentOS-3
檔案在光碟內也有, 也可以直接由光碟匯入

b. 更新前最好使用 rpm -e 指令, 移除非必要的 套件
如果在 yum update 遇到錯誤 需要重複執行這個動作

c. 先更新 kernel 與 rpm.
代碼:
rpm -vv --rebuilddb
(這個動作是要重建 rpm db, 把 Redhat9 的 rpm db 換成 CentOS 3 的 rpm db 以利下個更新的動作)
yum -y -t -c /etc/yum-upgrade.conf upgrade rpm kernel
rpm -vv --rebuilddb
再次更新 rpmdb 以確保系統更新後的 rpm db 沒有問題
yum -y -t -c /etc/yum-upgrade.conf upgrade rpm kernel

安裝完先重新開機

d. 再更新整個系統
代碼:
yum -y -t -c /etc/yum-upgrade.conf upgrade

等 yum 跑完後, 你的 RedHat 9 就變成 CentOS 3.x 了, 再重開機使用新的 kernel.


參考文章
http://www.owlriver.com/tips/centos-31-ex-rhl-9/
http://phorum.study-area.org/index.php/topic,28648.html

Monday, January 21, 2008

舊版 Centos 光碟映像檔及軟體下載

我想 安裝舊版作業系統 應該很少人會這樣做
通常是軟、硬體限制 才會需要安裝舊版的作業系統

舊版的 CentOS 光碟映像檔或是軟體 可以到 CentOS Vault 下載
http://vault.centos.org/

之前裝 Linux 版 的Sysgate Enforcer Linux 就遇到非要 REHL3
而且只支援特定版本 Kernel 2.4.21-27EL or Kernel 2.4.21-4EL
ref: http://www.savetime.com.tw/new_symantec/se_Network_Access_Control.asp

記得善用 Google 精神 ex. kernel 2.4.21-27 site:vault.centos.org

Atheros AR5007EG for Ubuntu

終於找到可以安裝 Atheros AR5007EG 無線網路晶片 Driver 的方法了

參考 網路黑貓大哥 提供 EeePC 安裝 Ubuntu 7.10 所提供的打包程式
http://tw.myblog.yahoo.com/champ_yen/article?mid=344

Wireless.sh
安裝 ndiswrapper 程式
dpkg --install ndiswrapper-common_1.43-1ubuntu2_all.deb
dpkg --install ndiswrapper-utils-1.9_1.43-1ubuntu2_i386.deb
cd Wireless/ndis5x/
make

這個 make 就是執行 ndiswrapper 安裝驅動程式
ndiswrapper -i net5211.inf
ndiswrapper -m
ndiswrapper -ma && sudo ndiswrapper -mi

其他一些文章
For Ubuntu

Go https://wiki.ubuntu.com Search AR5007EG
可以找到一些 Ubuntu 目前正在測試 AR5007G 的文章

其他正在研究的文章
http://www.linuxespanol.com/viewtopic.php?t=18908
http://ku777.blogspot.com/2007/12/epcatheros-ar5006egubuntu-704.html

Sunday, January 20, 2008

Acer 6231 Linux Wireless Driver (AR5007EG) 安裝

私人筆記

[更新]
後來電腦已經安裝成 Ubuntu 了 網路已經通了 等有機會裝 CentOS 再說吧
Atheros AR5007EG for Ubuntu
http://actychen.blogspot.com/2008/01/atheros-ar5007eg-for-ubuntu.html

目前就是只能先用 ndiswrapper 驅動程式

------------------------------------------------
AR5007EG 這張晶片實在太新了
目前 Madwifi 應該是還沒有支援 所以尚未裝起來
EPC 也有用到這張晶片 應該是華碩自己客製的

Midwifi Download: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howfiles.php?group_id=82936

For CentOS, Redhat, Fedora
google:// centos5 MADWIFI

Installing Madwifi on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nd Fedora http://madwifi.org/wiki/UserDocs/Distro/RedHat
RPM http://dl.atrpms.net/el5-i386/atrpms/stable/
http://dotimes.com/blog/2007/04/slackware-madwifi-atheros.html
http://fedora.linuxsir.org/main/?q=node/137
linux下通過ndiswrapper及linux-wlan-ng安裝無線網卡
http://jimmy-shine.javaeye.com/blog/77413

RPM repository 收集

以下是我搜尋到一些 RPM Repository,如果有一些軟體原本的 Linux Distribution 並沒有提供,可以去找找看。除了 RPM phone.net 不支援 yum 安裝,其他都可以安裝各家的 xxxx-release 的 package,使用 yum 安裝或是移除軟體。

ATrpms - For RHEL3, RHEL4, RHEL5, Fedora7, Fedora8
http://www.atrpms.net/

DAG: RPM packages for Red Hat, RHEL, CentOS and Fedora
http://dag.wieers.com/rpm

Extra Packages for Enterprise Linux (EPEL)
http://fedoraproject.org/wiki/EPEL
EPEL 是 Fedora 下的一個計畫,裡面有 EPEL 4, EPEL 5 分別支援 RHEL4, RHEL5。

Livina - Only For Fedora6, Fedora7, Fedora8
http://rpm.livna.org/rlowiki

RPM phone.net
http://rpm.pbone.net

Friday, January 11, 2008

[收錄] rsync 資料同步

rsync 資料同步

◎敘述:
rsync和rcp的模式很相似,不過rsync有需多參數可以使用來加速檔案傳送.
rsync遠端更新協定(remote-update protocol)可以透過網路來傳輸兩端檔案不同的地方.

◎語法:
rsync [OPTION]... SRC [SRC]... [USER@]HOST:DEST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rsync [OPTION]... SRC [SRC]... DEST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rsync [OPTION]... SRC [SRC]... [USER@]HOST::DEST

rsync [OPTION]... rsync://[USER@]HOST[:PORT]/SRC [DEST]

rsync [OPTION]... SRC [SRC]... rsync://[USER@]HOST[:PORT]/DEST

◎使用模式:
o 當來源端或目的端的路徑都未包含 : 這個分隔符號時,表示複製本地端的檔案.

o 當目的端路徑包含單個 : 這個分隔符號時,表示複製本地端檔案到遠端機器(透過ssh或rsh).

o 當來源端路徑包含 : 這個分隔符號時,表示複製遠端檔案到本地端.

o 當來源端路徑包含 :: 或 rsync:// 這個符號時,表示從遠端rsync伺服器複製檔案到本地端.

o 當目的端路徑包含 :: 或 rsync:// 這個符號時,表示從本地端複製檔案到rsync伺服器.

o 當來源端路徑包含 :: 和加上--rsh=COMMANS (-e COMMAND)參數,表示使用遠端shell程式(remote shell)
並透過遠端的rsync伺服器,複製遠端檔案到本地端

o 當目的端路徑抱含 :: 和加上--rsh=COMMAND 參數,表示使用遠端shell程式並透過遠端的rsync伺服器,
複製本地端檔案到遠端機器

o 列出遠端機器的檔案,跟rsync傳輸相同,只不過把本地端的目的地位置留空.

注意: 在所有狀況下(列出遠端機器檔案除外),來源端及目的端的路徑最少要有一個是本地端路徑.

◎使用方式:
rsync -t *.c foo:src/
傳輸目前路徑下所有符合*.c檔案,到foo這台機器的src資料夾.

rsync -avz foo:src/bar /data/tmp
傳輸foo機器src/bar資料夾下的所有檔案到 /data/tmp 資料夾.
-a 表示archive模式,也就是保持原有的檔案權限.
-z 表示傳輸時壓縮資料.

檔案傳輸來源後加上一個/可以避免再目的資料夾下額外建立出一個資料夾.
你可以把來源有沒有/這個符號結尾,想像成"複製這個資料夾下的內容"和"複製這個資料夾".
如: rsync -av /src/foo /dest 則會在 /dest產生一個foo資料夾;
rsync -av /src/foo/ /dest 則不會.

◎安裝方式:
安裝了rsync服務,就可以透過remote shell來比對傳輸機器間的檔案.
預設rsync使用ssh在機器間溝通及傳輸.(可以透過 -e 參數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來源端和目的端的機器都必須安裝有rsync

rysnc client端:安裝rsync只是為了取得rsync這個執行檔案.
路徑: /usr/ports/net/rsync/


安裝完成後,會看到如下的畫面告訴您要如何啟動rsync服務,及執行檔位置.


a.設定用來和rsync伺服端連結的密碼檔,內容為密碼.(密碼要和伺服端相同)
路徑: /usr/local/etc/rsyncd.secret
(檔案名稱及路徑可以自行變更,執行時在--password-file 指定即可)


某些rsync伺服器需要進行身分認證,當您與這些伺服器連結時,系統會要求您輸入密碼.
您可以透過設定密碼到 RSYNC_PASSWORD 這個環境變數,來避免此狀況發生.
(這個在FreeBSD上面好像是無效的.)

rsync伺服端:伺服端的機器也要安裝 (路徑:/usr/ports/net/rsync/ ,安裝方式同client端).
a.設定 /usr/local/etc/rsyncd.conf rsyncd 的設定檔:

說明:
[ohaha]: rsync區段的設定名稱
path: 備份資料存放的路徑
auth users: 連結rsync服務的帳號
uid,gid: 採用何種身分進行檔案存取
secerts file: 帳號密碼檔位置
read only: 是否唯讀

b.設定給rsync client端傳輸用的帳號及密碼,並且更改權限為root唯讀(600)
格式: 帳號:密碼 (每行一組,帳號和密碼用:分隔,此例帳號為ohaha密碼為ohahabackup)
路徑: /usr/local/etc/rsyncd.secret
(檔案名稱及路徑可以自行變更,與rysncd.conf中的設定相同即可)


c.修改 /etc/rc.conf 新增 rsyncd_enble="YES" (開機自動執行)


d.啟動 rsyncd 服務


◎參數:
-h , --help 顯示rsync求助資訊.

--version 顯示rsync版本.

-v , --verbose 複雜的輸出訊息.

-q , --quiet 安靜模式,幾乎沒有訊息產生.常用在以cron執行rsync.

-I, --ignore-times 通常rsync為了加快速度會忽略同樣檔案大小且同樣存取時間點的檔案.
可以透過此參數關閉此快速檢查.
--size-only rsync只檢查檔案大小是否改變,不管時間存取點是否改變.
通常用在mirror,且對方時間不太正確時.

-c, --checksum 在傳送之前透過128bit的md4檢查碼來檢查所有要傳送的檔案.(會拖慢速度.)

-a, --archive archive mode 權限保存模式,相當於 -rlptgoD 參數.
很快速的保存幾乎所有的權限設定,除了硬式連結(透過-H設定).

-r, --recursive 複製所有下層的資料(遞迴)

-R, --relative 使用相對路徑.
如: rsync foo/bar/foo.c remote:/tmp/ 在遠端產生/tmp/foo.c檔案
rsync -R foo/bar/foo.c remote:/tmp/ 在遠端產生/tmp/foo/bar/foo.c 檔案
-R, --relative 不使用相對路徑.

-b, --backup 目的地端先前已經存在的檔案在傳輸或刪除前會被備份.
--backup-dir=DIR 設定備份的資料夾.
--suffix=SUFFIX 指定備份的檔案名稱字尾形式(預設為~).

-K, --keep-dirlinks 接收方將連結到資料夾的檔案視為資料夾處理

-l, --links 複製所有的連結

-H, --hard-links 保留硬式連結

-p, --perms 保留檔案權限

-o, --owner 保留檔案擁有者(root only)

-g, --group 保留檔案群組

-D, --devices 保留device資訊(root only)

-t, --times 保留時間點

-n, --dry-run 不實際執行傳送,只顯示將會有的傳輸動作

-S, --sparse 嘗試去處理稀疏的檔案,讓這些檔案在目的端佔去較少的磁碟空間.

-W, --whole-file 複製所有的檔案,不額外作檢查.
--no-whole-file 關閉 --whole-file 參數

-x, --one-file-system 不要跨越檔案系統分界(只在一個檔案系統處理)

-B, --block-size=SIZE 強制透過rsync程式去比對修復block-sizeforce

-e --rsh=COMMAND 定義所使用的remote shell

--rsync-path=PATH 定義rsync在遠端機器存放資料的路徑

--existing 只比對更新目的端已經存在的檔案

--ignore-existing 忽略目的端已經存在的檔案(也就是不更新)

--delete 刪除傳送端已經不存在,而目的端存在的檔案

--delete-excluded 除了把傳送端已經不存在,而目的端存在的檔案刪除之外,
也刪除 --exclude 參數所包含的檔案.

--delete-after rsync預設會在檔案傳送前進行相關刪除動作確保接收端有足夠的檔案空間,
但可以透過 --delete-after 讓刪除動作在檔案傳送後再行刪除.

--ignore-errors 忽略任何錯誤既使是I/O error 也進行 --delete 刪除動作.

--max-delete=NUM 定義rsync不要刪除超過 NUM 個檔案.

--partial rsync若遇到傳輸過程中斷時,會把那些已經傳輸的檔案刪除.
在某種狀況下保留那些部分傳送的檔案是令人高興的.
你可以透過 --partial 參數達到這個目的.

--partial-dir=DIR 在 --partial 參數啟動時,你還可以定義rsync把那些部分傳送的檔案
寫入定義的資料夾,而非直接寫入目的端.需要注意的是,
此資料夾不應該被其他使用者可以寫入.(如:/tmp)

--force 當目的端資料夾被傳送端非資料夾名稱覆蓋時,強制rsync刪除資料夾,
即使該資料夾不是空的.

--numeric-ids 不將傳送端檔案的uid及gid值,與目的端的使用者/群組進行配對.
若傳送端並沒有uid及gid的對應名稱(如:原帳號群組被刪除的遺留檔案),
或目的端沒有相對應的帳號/群組,保留數字型態的uid/gid

--timeout=TIMEOUT 設定 I/O 逾時的時間(秒). 超過這個秒數而沒有資料傳送,rsync將會結束.
預設為0,也就是沒有定義逾時時間.

-T, --temp-dir=DIR 定義rsync在接收端產生暫時性的複製檔案時使用資料夾暫存.
預設是直接在接收端資料夾直接產生暫存檔案.

--compare-dest=DIR 定義rsync在目的端建立資料夾來比對傳送過來的檔案.

--link-dest=DIR 與 --compare-dest 相同,但同時會針對無法改變的檔案建立硬式連結.

-z, --compress 壓縮模式,當資料在傳送到目的端進行檔案壓縮.

-P -P參數和 --partial --progress 相同.只是為了把參數簡單化.

-C, --cvs-exclude 排除那些通常不希望傳送的檔案.定義的方式與CVS傳送相同:
RCS SCCS CVS CVS.adm RCSLOG cvslog.* tags TAGS .make.state
.nse_depinfo *~ #* .#* ,* _$* *$ *.old *.bak *.BAK *.orig *.rej
.del-* *.a *.olb *.o *.obj *.so *.exe *.Z *.elc *.ln core .svn/
符合以上條件的都會被忽略而不傳送.

--exclude=PATTER 符合PATTERN(規則表示式)樣式的檔案不進行傳送

--exclude-from=FILE 和--exclude參數相同,不過是把不進行傳送的檔案事先寫入某一檔案.
執行時,透過此參數讓rsync讀取.
(; #開頭的行列或空白行會被rsync忽略)

--include=PATTERN 定義rsync不要排除符合pattern樣式的檔案.

--include-from=FILE 和--include參數相同,只不過把要包含的檔案寫到某一檔案.

--files-from=FILE 把要傳送的檔案名稱都精確的寫入某一檔案,讓rsync讀取.
如: rsync -a --files-from=/tmp/foo /usr remote:/backup

-0 --from0 定義檔案所要讀取的檔案是null字元結尾.

--version 顯示版本訊息.

--daemon 定義rsync以daemon型態執行.

--no-detach 當以daemon型態執行時,不要進行分裂且變成背景程序.

--address=ADDRESS 定義所要連結(bind)的ip位址或是host名稱(daemon限定)

--config=FILE 定義所要讀取的設定檔rsyncd.conf位置(daemon限定)
預設值為 /usr/local/etc/rsyncd.conf

--port=PORT 定義rsyncd(daemon)要執行的port(預設為tcp 873)

--blocking-io 使用blocking I/O連結遠端的shell,如rsh , remsh

--no-blocking-io 使用non-blocking連結遠端的shell,如ssh (預設值)

--stats 顯示檔案傳送時的資訊狀態

--progress 顯示傳送的進度.(給檔案傳送時,怕無聊的人用的..)

--log-format=FORMAT 定義log的格式(在rsyncd.conf設定)

--password-file=FILE 從檔案讀取與遠端rsync伺服器連結的密碼

--bwlimit=KBPS 定義傳輸頻寬的大小(KBytes/秒)

--write-batch=FILE 把紀錄資料寫入一個檔案(給其他相同環境且相同需求的機器使用)

--read-batch=FILE 透過讀取紀錄檔案來進行傳輸.(檔案由 --write-batch 參數產生)

--checksum-seed=NUM 定義檔案 checksum-seed 的大小(byte)

-4 --ipv4 使用IPv4協定

-6 --ipv6 使用IPv6協定

◎傳輸實作:
實例:備份 ohaha.ks.edu.tw 的所有網頁內容(/usr/local/www/data/).
rsync 伺服端: backup.mlc.edu.tw
rsync client: ohaha.ks.edu.tw

分別設定好伺服端(bakcup)及client端機器(ohaha)的rsync服務.
在client端(ohaha)透過以下指令,把/usr/local/www/data/的所有資料透過rsync放到伺服端的
/backup/ohaha/data/ 資料夾下.
指令: rsync -rvlHpogDtS --password-file=/usr/local/etc/rsyncd.secrets /usr/local/www/data/ ohaha@backup.mlc.edu.tw::ohaha

說明: rsync 指令
rvlHpogDtS 參數 (部分參數可以用-a取代)
--password-file=/usr/local/etc/rsyncd.secrets 所要讀取的密碼檔位置(檔案內容只有密碼)
/usr/local/www/data/ 要備份的資料來源
ohaha@backup.mlc.edu.tw::ohaha 透過ohaha這個帳號,連結rsync伺服端(backup)的[ohaha]設定值.

順利的話就會看到如下的畫面,rsync正在建立檔案表列.


依照檔案的大小與多寡,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會看到最後的結尾.
顯示傳輸狀況及結果:


若client端的密碼檔的權限設定有問題(非600,root所有)就會出現如下的畫面,
並要求手動輸入連結的密碼.


◎檔案:
設定檔: /usr/local/etc/rsyncd.conf 或 rsyncd.conf

◎作者:
Andrew Tridgell 和 Paul Mackerras.
http://lists.samba.org